武汉入梅后,胡翠平的心就一向悬着。她在天兴洲种了约380亩西瓜,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天兴洲西瓜的上市季,也是武汉的梅雨季。看着满园西瓜,胡翠平喜忧参半:“瓜地里现已有4万斤西瓜滞销。下周,地里又有近30万斤西瓜老练。我一看气候预报,未来一周又是雨水天,你说多愁人。”
6月25日,胡翠平向长江日报记者提出,“能不能帮天兴洲的瓜农呼吁呼吁,趁着天晴,约请市民上岛摘瓜。天兴洲西瓜皮薄、瓤甜、水分足,必定好吃。”电话里,胡翠平开端推销起自家的西瓜。
许多武汉人都知道天兴洲的西瓜好吃。2018年,天兴洲西瓜曾露脸于外交部举行的湖北全球推介活动晚宴。天兴洲这么好的西瓜,瓜农却年年愁销路。
瓜农怕下雨
6月26日,记者驱车前往天兴洲。岛上人烟稀少,随处可见一人高的芦苇。夏至已过,酷日炙烤下的岛上幽静无风。直到咱们拐入瓜博园,买瓜的热烈才打破了小岛上的幽静。
“老板,黄皮黄瓤西瓜怎样选?”
“老板,2元一斤的西瓜和4元一斤的西瓜有什么区别?”
……
胡翠平在天兴洲栽培了约380亩西瓜。 记者张维纳 摄
天兴洲瓜博园,20余位顾客正在瓜棚选西瓜,老板胡翠平忙着给咱们称重算账。胡翠平尽管戴着一副眼镜,但乌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看得出她天长日久在和土地打交道。2012年,因老公在武汉作业,胡翠平从老家山东济宁来到武汉陪孩子读书。“2016年,孩子考上大学后,我闲着没事,老公主张我来天兴洲种西瓜。”半路出家干农业的胡翠平也深信,好瓜会有好商场。
“天兴洲瓜博园便是我家的菜商场。”陈女士是胡翠平家的老顾客,这次单位安排团建活动,她主张咱们一起来天兴洲采摘,正在瓜棚选西瓜的20多位顾客,都是她的搭档。
胡翠平在瓜博园种了10个种类的西瓜,既有一般的红瓤西瓜,还有不常见的黄瓤西瓜。黄瓤西瓜又分为绿皮黄瓤和黄皮黄瓤。
一上午,胡翠平的瓜博园客流不断,有人一次性买了300斤西瓜,还有人专挑稀有的黄瓤西瓜,计划送给亲朋好友。
胡翠平缓工人将老练的瓜提早采摘放在瓜棚,供顾客选择。 记者张维纳 摄
眼前的现象,让记者不由置疑胡翠平在电话里的“卖瓜求助”是否实在。
“天晴的时分,我家的瓜的确不愁卖,但就怕下雨天。”作为瓜农,胡翠平比一般人更关怀气候改变,“你看气候预报,下周满是雨水天。”
瓜农最怕下雨。雨水气候,快老练的西瓜不只简单“炸瓜”,质量也会下降。“接连下两三天的雨,一亩地的西瓜就能减产一大半。本来一亩地能产4000斤西瓜,最终只剩下千把斤。”胡翠平解说,“一下雨,天一凉,吃瓜的人也少,西瓜天然欠好卖。”
刚刚曩昔的端午小长假,本来是瓜博园的出售旺季,但一连3天下雨,胡翠平只卖出了2000多斤西瓜,比她的预期少了一半。
天兴洲愁卖瓜的不只只要胡翠平。记者走在岛上时,一位白叟自动迎上来说,“我家地里有丝瓜、茄子,黄瓜,都能采摘。我家西瓜下周也熟了,到时分你也来,我给你廉价价。”白叟姓李,本年70岁,前些年在武汉市内做清洁工,两年前回到岛上运营家里的几亩地,种了两亩西瓜、两亩蔬菜。西瓜下周就要老练,白叟还未找到销路。她还忧虑,快熟的西瓜能不能扛得住未来一周的雨水天。
在白叟家的近邻,瓜农王琴正顶着酷日采摘老练的西瓜。她种了6亩西瓜,每亩能产5000斤。“收成不错,但欠好卖。”天兴洲交通不便,岛上居民和游客进出难、运瓜难,没有固定的出售途径,瓜农主要靠顾客上门采摘。和胡翠平相同,王琴也想趁着天晴,能有顾客上岛买瓜。
好瓜欠好种
天兴洲瓜地里的西瓜。 记者张维纳 摄
这不是天兴洲瓜农第一次犯难。每年梅雨季,天兴洲瓜农愁销路的事都会引起媒体重视。
天兴洲由长江上游泥沙冲积构成,四面环水,成为武汉夏天一个昼热夜凉的“特区”。土质松软肥美,耕层深沉,透水性强,这种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对西瓜的成长极为有利。一般状况下,天兴洲的西瓜含糖量比其他地区高2到3度。因而,天兴洲也被称为“江心瓜洲”。
共同的地理位置和环江小气候,在成果天兴洲西瓜质量的一起,也成了天兴洲开展西瓜工业的“拦路虎”。
“天兴洲共同的气候条件决议了西瓜栽培的特别时刻。”武汉市洪山区天兴乡公共服务办公室负责人王昆介绍,天兴洲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是种瓜优势,但也是避不开的下风。
比较武汉市其他区域,天兴洲昼夜温差大,栽培西瓜的时刻要比其他区域晚10天左右。“3月上旬,蔡甸区现已开端种西瓜了,但天兴洲要比及3月底或4月初。”王昆介绍,蔡甸区种瓜早卖瓜也早,每年6月,梅雨季来暂时,蔡甸的大部分西瓜现已快要卖完,而天兴洲的西瓜才开端会集上市。
“每年夏天,媒体都会重视天兴洲西瓜的出售状况,但咱们不能一到西瓜上市就找媒体帮助,也得自己想想出路。”采访时,有瓜农向记者感叹。
现在,天兴洲总共种有2500亩左右的西瓜,多为小拱棚栽培。曾有专家主张,天兴洲能够改大棚种西瓜,下降梅雨气候对西瓜的影响。
顾客正在胡翠平家的瓜博园内选择瓜。记者张维纳 摄
这个主张在天兴洲好像并不可行。“天兴洲是武汉的行洪区,如遇洪水,瓜地遭洪水一淹,大棚直接都冲跑了,农户哪受得了?”王昆算过一笔账,建一个标准大棚,一亩地的大棚建造费用1.2万元左右。假设一个农户种10亩瓜,仅大棚建造本钱就得12万元。
胡翠平是天兴洲的种瓜大户。2016年,她在天兴洲牵头成立了有机蔬菜瓜果栽培专业协作社,开端运营瓜博园。胡翠平租了380多亩地,出资了280万元,试种了102个种类的西瓜,还给西瓜搭了大棚。那一年,西瓜老练时,武汉遭受水灾,天兴洲低洼地区一度被洪水吞没,胡翠平瓜园损失惨重。“那年年末,咱们将瓜博园从头打理,口袋里一分钱没剩,为给工人结算工钱,我把在武汉市区的房子典当了出去。”胡翠平说。
2017年,胡翠平从头搭起大棚种西瓜。4月,一场劲风将大棚悉数刮破,棚里是刚种下的西瓜苗。那年,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2018年,武汉又遇冰雪灾祸,一场大雪将大棚简直悉数压坏。
2020年,胡翠平刚卖了一个月的西瓜,再次遭受洪水来袭,瓜地打了水漂。
种西瓜8年,协作社遇到过水灾、风灾和雪灾,其他12位股东相继退股。“老话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么多年,我就像陷进了泥潭。”种西瓜8年,胡翠平不只没赚到钱,还欠着150万元。
胡翠平也曾想过抛弃,但有时抛弃也不是一件简单事。2018年,瓜博园遭受雪灾后,胡翠平计划收摊子不干了。谁知,她一探问,找工人清场都要20万元。“那我还不如拿着这20万(元)再试试。”她这一试,就跌跌撞撞走到了现在。
“咱们是一家协作社,至少还有一些抗危险才能。关于散户来说,搭大棚种西瓜的本钱更高、危险更大。”胡翠平介绍,天兴洲现在的西瓜多为使用小拱棚栽培。
何故打造武汉名瓜
天兴洲的西瓜好,许多武汉人都知道,但天兴洲的西瓜怎么走出天兴洲,却一向是个难题。
多年来,“西瓜专家”、武汉市农科院高档农艺师胡江勇一向重视着武汉本乡西瓜的栽培状况。在胡江勇看来,天兴洲的西瓜有网红的潜质,但缺少品牌化运营。
“天兴洲的西瓜不比‘南汇8424’差,但现在‘南汇8424’现已成为精品西瓜代名词。”胡江勇主张,武汉也可向上海学习,打造出归于武汉的精品西瓜。
和天兴洲的西瓜相同,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南汇8424”也栽培在具有特别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南汇区域。南汇三面环水,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较高。那里的土地是盐碱地,有利于西瓜的糖度积累,因而西瓜质地松脆,鲜甜多汁。
“8424”种类的西瓜诞生后,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浦东南汇在1988年引进“8424”西瓜后,种出的“8424”比其他区域都好吃,一举成为上海本地西瓜的当家种类,并冠名“南汇8424”西瓜。
2012年,为进一步标准“南汇8424”西瓜工业开展,上海市浦东新区农协会牵头,12家主营“南汇8424”的专业协作社(瓜果公司)联手组建了“南汇8424”西瓜品牌协作联社,引进优良种源,推行工厂化育苗,并实施出产管理的“六个一致”——一致技能、一致标准、一致质量、一致商标、一致包装标识、一致零售指导价。到现在,品牌协作联社已开展成员单位36家,全区“南汇8424”西瓜栽培面积7000余亩。
“现在,‘南汇8424’也成了西瓜界的名品。每年夏天,吃一口‘南汇8424’是上海人的心头好。”胡江勇介绍,上海的超市里打着“南汇8424”标识的西瓜都会比其他的“8424”西瓜贵不少。
“南汇8424”也不缺销路。每年初夏,上海人都盼着“南汇8424”上市。
“南汇8424”以基地直销为根底,不只在盒马鲜生超市设有专柜,还开通了电商途径,上海人能直接在网上下单。
“‘南汇8424’不行卖,天兴洲的西瓜却愁销路。”胡江勇坦言,和上海浦东新区南汇比较,天兴洲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并不差,但天兴洲西瓜开展却远远落后于“南汇8424”。
胡江勇介绍,2002年以来,天兴洲上的农人纷繁外出打工或久居。现在,留在岛上的栽培户年纪偏大,栽培技能偏老套,选育的种子也不太适宜,这些要素导致天兴洲西瓜难以构成规模化、标准化栽培。
“天兴洲的西瓜假如要开展,就要完成规模化栽培、标准化出产、品牌化运作,进行一致栽培、一致包装、一致出售,提高瓜农的抗危险才能。”在胡江勇看来,单纯靠一家协作社或农户力气远远无法完成。
8年前,人已中年的胡翠平开端在天兴洲上种瓜。那时,一向在城市生活的胡翠平对西瓜栽培一窍不通,但她心里深信,“这么好吃的西瓜一定能卖得好。”转瞬已8年,胡翠平用“摇摇晃晃”描述这几年的创业生计。现在,53岁的胡翠平还在等候归于天兴洲西瓜的夏天。
提示:市民如前往天兴洲采摘西瓜,请提早与瓜农联络,报备车牌号后再上岛。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修改:丁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使用商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供给新闻线索,一经采用即付酬劳。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一切,若有来历过错或许侵略您的合法权益,您可经过邮箱与咱们取得联络,咱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5月10日,马来西亚政治60年来初次“变天”, 93岁的前辅弼马哈蒂尔成为全球首位“90后”国家领导人。他当即建立经济参谋委员会,预备在经济领域大干一场。但现在看来,马拉西亚为改进经济状况而迈出的第一...
“日子艺术化”与“艺术民俗化”的民族艺术实践与理论诠释——以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为例主讲人:徐英(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内蒙古文史研讨馆馆员)与谈人:方李莉(我...
4月25日,有成都的网友发帖称自己通过电商途径订货了一盒避孕套,收货后却遭到配送员的打扰。当事人称个人隐私受到了侵略。她质疑:“电话是加密的,配送员是怎样知道我的电话号码还给我发信息的?”(据4月26日极目新闻报道)
当事人表明,自己4月25日在电商途径上购买了一盒消毒液及一盒避孕套,发货方为某便利店成都春熙路店,某外卖途径担任配送。王女士称,这名男配送员送到门口时意味深长地看着她,配送完成后还发了一条打扰短信:“12只,留意身体啊,美人。”
用户被派送员发信息打扰(图片来历:网络截图)
配送员此举真是节外生枝,派件就派件,哪来这么多事呢。先不说是怎么窥视到用户个人隐私的,便是窥视到了,也不能以此来打扰用户。
古话说得好,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这讲的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不应看的不要看,不应探问的不要探问,不应说的不要胡说,这既是做人的礼貌问题,也是对别人隐私的尊重。看到了不应看的,也就算了,还讲出来,并且是不怀好意地宣传,这既是缺德,毫无涵养可言,冒犯了人家的庄严,还或许涉嫌违法,由于侵略了别人的隐私,乃至构成对别人的凌辱。
4月26日,当事人称,电商途径已将购买避孕套的货款用购物券的方式交还。她给某外卖途径的客服说明晰相关状况,作业人员称会调查处理。4月25日,配送员也给她打了电话抱歉。
当事人的购物单(图片来历:网络截图)
尽管此事已得到处理,但仍难免令人要问,说好的维护用户隐私,怎样会冒出这样的事?
2017年,昆明一位女子因朋友用其手机点了一份“特别用品”后,竟被送货上门的骑手“盯上”了,不只在其门外窃视,还屡次增加其微信进行言语打扰。终究,涉事骑手被开除。相关途径表明会推行用户“虚拟号”和自提箱,以防止相似景象再度产生。
成都这起打扰用户的恶心思,是在“虚拟号”遍及之后产生的。当事人质疑:已然用户电话是加密的,为何配送员还能打电话或许发信息?
据网友在留言中介绍,尽管途径能够显现用户的电话号码为“虚拟号”,但这个“虚拟号”在派送的当天是能够打电话与发信息的,以便能够保持联络途径的疏通。如果是这样,就能解说当事人的疑问。
当事人的发帖(图片来历:网络截图)
让派送员联络不上用户也不现实,由于这是派送作业的需求,但派送员不能由于能够窥视到用户的个人隐私并把握用户的联络方式就任意打扰,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为人原则的要求,也是法令的要求。
光靠配送员加强自律明显也不行,途径要健全管理制度,禁止配送员以作业之便打扰用户。关于顾客的隐私问题,门店人员称已用黑色袋子包装,并将小票折叠躲藏。途径客服表明,途径对用户是有维护的,特别是计生用品,都是有隐私维护的,也不会在小票上显现相关信息的。
或许相关防范措施并不紧密。当事人表明黑色袋子比较薄,派送员拿货时或许会看到袋里的物品。即便派送的物品是通明的,派送员也不能拿人家的隐私说事。别的,对用户的电话号码怎么更好地加密,这也是个课题。除了正常的派送联络之外,发不了无关的信息,打不了无关的电话,有没有技术手段来阻断打扰?这也值得途径进一步探究。
公民的个人隐私不容侵略,尊重隐私就有那么难吗?网友在留言中说得好:多关怀自己的生计,少管别人的“计生”,不要见到计生用品就胡思乱想,别给别人添堵,也别自寻烦恼。
(来历: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使用商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供给新闻线索,一经采用即付酬劳。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4月25日,有成都的网友发帖称自己通过电商途径订货了一盒避孕套,收货后却遭到配送员的打扰。当事人称个人隐私受到了侵略。她质疑:“电话是加密的,配送员是怎样知道我的电话号码还给我发...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5月16日至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我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也是其敞开第五个总统任期后的初次出访。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两国宣布了关于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联系的联合声明。长...
海报新闻记者 金立红 仪首歌 河南郑州报导说起顾少强,或许许多人现已记不起她是谁,但假如说起9年前那封写着“国际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去职务信,信任许多人都浮光掠影。哪怕是现在,当有人想裸辞、想游览...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陈晨近来,郭刚堂寻子24年终获团圆的故事成为社会抢手论题,改编自其实在阅历的电影《失孤》再次进入群众视界。观众等待的满意结局总算在影片上映6年后成为实践,许多网友谈论:“这才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