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绍光
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敌后作战的首要困难是武器、弹药的极点缺少。朱德曾把枪弹比作是“咱们的命根子”。为加强对军工业的领导,1939年3月八路军总部建立第六科,不久改为军工部。1939年7月,军工部机关从山西潞城北村迁至山西黎城县境内地势荫蔽的黄崖洞,并建成水窑兵工厂,很快开展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根据地内规划较大的军工基地。黄崖洞兵工厂注重培育、训练革新军事工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创始和带动了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
太行革新根据地最大的兵工厂。山西黎北黄崖洞之所以成为八路军军工厂的重要基地,底子原因是其优胜的地理位置。地处黄崖洞的八路军军工厂,高居深谷群山之中,那里岩隙为路,曲折上升,狭窄到仅能容一人通行,极易防卫,也不易被敌人发现或轰炸。黄崖洞兵工厂也便是八路军总部兵工一所,因兵工一所建在黄崖洞对面的山沟中,四周山崖峻峭,因而军工部将这儿的兵工一所称为“水窑一所”,1941年11月日军狙击水窑一所,八路军总部间谍团奋起迎战,打响了黄崖洞保卫战。黄崖洞保卫战取得胜利后,“黄崖洞兵工厂”就成为“水窑一所”的代名词。在八路军军工部的一致领导下,黄崖洞兵工厂全厂员工开展到680人,月产步枪达375支,员工上下班以汽笛为号,厂内机声隆隆,白日运货的民工络绎不绝,晚上全山沟灯火通明,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现象,被称作“太行山上的小天津”,是太行革新根据地机器设备和出产规划最大的兵工厂。
引入军工范畴的专业人才。在黄崖洞兵工厂建造和出产过程中,特别是组成军工部前后,八路军总部已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等单位调来一批高档技能人员:如德国柏林大学钢铁系结业的陆达,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机系结业的程明升、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讨生郭栋才,留学英国的冶金博士张华清,国内大学结业的燕京大学物理系研讨生张芳,上海同济大学结业的唐英之,还有大学结业学过机械、土木、动力工程的郑汉涛、陈志坚、高原、唐成仪等数十名同志。他们运用在国内外大学学到的先进技能,结合抗战实践奋斗的需求,创始和研发了新式的技能和武器。
重用很多军工技能工人。在从事兵工作业的工人部队中,还有一批专业技能娴熟的工人,他们大多来自河北、山西太原的兵工厂,如李作锦、刘贵福、齐宣威、沈鼎祥、白英、韩忠武等同志,他们根据本身在武器范畴的作业实践,是在实践作业中培育出来的“土”专家,在机、钳、锻、铸、木以及其他特别工艺中,均具有精深的技艺,成为太行兵工专业技能上的生力军。以刘贵福为代表的军工技能人员根据八路军的作战特色,于1940年7月底规划制作出可以习惯山地游击战和运动战的要求,简便灵活、功用精巧、牢靠经用的“八一式马步枪”,这是八路军兵工厂自己规划制作的制式化的新步枪。枪支的规划制作还吸取了“捷克式”、“三八式”、“无名式”及“汉阳造”等枪的长处,规划出的新式步枪重量轻、体积小、射击精度高,改变了人民军队没有制式武器的前史。这种新式“轻型化步枪”的呈现使我国进入了步枪轻型化开展的新阶段,打破了西方对步枪固有的观念。八路军总部后勤部将“八一式马步枪”一致配备给晋冀豫、晋察冀、晋绥、冀中、冀南、冀鲁豫及华东等根据地的部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效果。
在火炮的研发方面,也调集了军工技能人员和工人们的力气,共同研讨并定出方案。即使这样,在试制过程中,试验人员屡次伤亡,通过屡次改善,总算将掷弹筒改形成新式的“五零小臼炮”,曲射、平射两用,射程达1000米,大大进步了实战威力。比方军工优秀人才郭栋才、唐成仪,为了研发原装子弹的专用机具及无烟药成型的成套设备,在没有相关技能帮忙的条件下,硬是在老技能工人们的帮忙下,从设备雏形、结构原理、效果功用直到技能规划所需的各种实践参数都进行了重复的研讨和试验,从其时本身的各项条件和加工能力等实践情况动身,规划并制作出功用各异的数十台专用机具,为原装子弹及无烟药的大批量出产打开了大门。例如黄崖洞兵工厂车工甄荣典,他是兵工出产榜样代表,以高度的革新热心和干劲,向我们建议20天完结一个月使命,每天坚持做一小时义务工,不断地发明加工炮弹的新纪录。新华社和《新华日报》(太行版)宣扬了他的榜样业绩,赞誉他为“炮弹大王”。1938年8月,甄荣典荣耀地到会了晋冀鲁豫区新劳动者运动比选大会,被选为边区新劳动者旗手第一名。
培育军工作业后备人才。1941年1月13日,彭德怀对军工部《1940年出产总结和1941年出产方案的陈述》指示:完结方案,进步质量,充沛储藏军工原材料,弥补学徒,建立工业学校,进步工人政治质量,开展三分之一的党员,要研发无烟药和小炮。1941年,在原太行兵工人才的根底上建立了太行工业学校,从各所、工厂抽调一批高档知识分子搞教育,学生除来自工厂外,还有一批来自部队的青年兵士。依照作业需求和文明水平,将学员编成机械专科两个班、文明补习班和管帐班。太行工业学校在战争年代为根据地培育了一大批军工干部,这些学员后来在华北、东北的军工厂里发挥了主干效果。
在抗日战争的旗号下,这些出色的英豪集体在山西黎城黄崖洞兵工厂发扬艰苦奋斗、联合协作的精力,在冶金技能的改善、火药炸药的研发、步枪出产制式化和枪弹的研发、机器制作等方面扬长避短,在抗日烽火中的太行山上发明了军工出产的奇观。(袁绍光)
来历:学习时报